
一、Johnnie the King
呢套野fan屎睇不失趣味﹐至少可以看下去﹐但究其本質﹐並無新鮮﹐就是膚淺和cliche。
最有趣是開頭﹐杜琪峰爆粗﹐狂小班工作人員(編導又唔敢拍杜Sir小班明星o個wor)
有個鏡頭重見一條茂利﹐好驚咁偷望鏡頭(指紀錄片導演的鏡頭)﹐做Show味道甚濃。
跟住講杜Sir返開源道銀河映像﹐低頭走來走去。手下會自動讓路﹐泊車仔一樣﹐主動幫杜Sir開門閂門﹐爭在冇收貼士。
阿Sir真係皇帝一樣。
佢(自以為)似黑澤明﹐呢樣咪似o羅。
講到黑澤明﹐梗會講佢用真箭射人、三船敏郎拍檯、自殺不遂、被日本人遺棄什麼的啦﹐
呢的juicy野﹐《無涯》咩都唔會講(例如杜琪峰與其他影人的仇恨)﹐任何負面野、深入o野都唔會講。
很簡單﹐套戲的本質﹐就是歌功頌德。
例如套戲猛講杜Sir搞「鮮浪潮」﹐好似好偉大﹐但有否講下搞了咁多年﹐有咩成績呢﹐有冇提拔過咩人呢。
唔會。
二、Johnnie the Prophet
《無涯》後半套更值得注意﹐無啦啦杜Sir會當眾表演﹐狂小梁振英等等 (好似好激﹐但好安全﹐連「共產黨」三個字都唔敢提)。
舒琪重吹到杜Sir係「電影先知」(《黑社會》預示了香港政治黑社會化)﹐杜Sir又受wor﹐琴瑟和諧﹐一吹一和﹐笑到我碌地。
中國政治係黑社會政治﹐街邊盲毛口up up﹐講了唔知有冇一百年?
佢地依家先知﹐香港會變成咁﹐重以先知自居﹐唔知係佢地低能﹐定觀眾天真?
杜Sir又話﹐各人(醫生、律師)安守職責﹐社會就會變好(大意)。
雨傘革命後睇﹐真係out到不能。
呢種咪係「香港精神」羅﹐以「專業」、守法自居(其實縮在窩裡享樂和自high)﹐其實對所有社會百病﹐不平不公﹐除了表演「自首」﹐咩都唔打算做。
王菀之之流﹐「我討厭政治」﹐是有話直說的小人。
杜Sir呢隻﹐稍好﹐亦戴定頭盔(「我都唔係政治人物﹐淨係識拍戲」)﹐講到尾﹐本質分別不大﹐都係逼上梁山先反應(不是反抗)﹐只係搶佔道德高地﹐其實除了自鳴得意﹐咩作用都冇。
好笑在﹐有段杜Sir猛講政治﹐好似好滿﹐但個鏡頭擺到明「低炒」﹐九成係偷拍﹗
成套戲最黑色的﹐是一邊講杜sir拍香港地道o野(出自賈樟柯和阿城之口﹐即係香港價值﹐要用「中國人」觀點肯定)﹐一邊舒琪卻話杜Sir用《高海拔之戀2》講緊香港電影前無古人的心底話 (《高》唔係香港片﹐香港劣評如潮﹐《高》係講中國話的合拍片﹗)。
三、Johnnie the Karaoke Star
結局最有趣﹐杜Sir竟然唱K﹐唱社運名曲《海闊天空》。
《海闊天空》和家駒﹐已經年累月被左膠、社運撚姦尸。杜Sir重用此曲來寄意﹗
Beyond香港失意﹐遠走日本﹐家駒死於富士電視台。對倒番杜Sir、韋家輝離開香港﹐返大陸拍合拍片﹐命途多難﹐用寓言睇﹐除了唔老黎﹐亦相當警世 (出師未捷﹗)。
而香港人鍾意唱《海闊天空》﹐本來就典型抽水意味( 我咩都唔會付出﹐我和平理性﹐我好支持民主架)﹐買贖罪券的變態心理(家駒根本係畀香港人害死)﹐亦有自我貶損﹐自我矮化﹐然後求存的犬儒傾向(蕭生名句:「邊個契弟得過我﹗」(大意))。
咁樣編排(結局唱海闊天空)﹐當然源於編導﹐而《無涯》編導﹐不是土生土長香港學生﹐來自中國。
呢個中國人﹐有一個鏡頭見到佢個身﹐聽到佢把聲﹐但見唔到樣﹐佢係一個invisible man﹐其實比1984的Big Brother更可怕。
佢咁編排(唱K抗爭)﹐其實就是叫香港人繼續唱K﹐同班賣港賊、社運撚、左膠、和理非非、離地中產、殖民主派、大中華膠﹐繼續高唱《海闊天空》﹐繼續做順民﹐繼續打飛機。
出credit時中國編導鳴謝演藝師長﹐是著博士袍來監察黑警的賤人。
此片戲名「無涯」﹐Boundless﹐似有走向無邊世界﹐繼續追尋之意﹐當然是香港觀眾誤會。套戲有講杜Sir去康城影展嗎?有講法國片《復仇》嗎?有問西人典睇杜Sir嗎?
其實這部電影imply的觀點﹐係來自中國的香港新殖民﹐此片絕無走向世界的意義。
假扮愛香港的中國人﹐向香港電影指指點點(define何謂「香港」﹐何謂「杜琪峰」)﹐然後令香港和中國的邊界泯滅﹐是此片的hidden agend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