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 February 2015

談《衝上雲霄》


Give me a break@朗豪坊

此片好像是無線出品﹐但完全冇香港場景(與曾志偉賀歲片相映成趣)﹐全片都在(扮)英國﹐耐人尋味。假如說是含蓄地反共﹐就諗得太遠了(吳鎮宇的「和諧號」2003年停產)。

特別在跟香港去年的社會情景﹐完全割離﹐令人有隔江猶唱後庭花之感。誇張典說﹐類似全共鬥時﹐小津片還在排啤酒樽﹐傷風悲秋。

結局亦有趣﹐吳鎮宇跟觀眾拜年﹐祝觀眾「衝上雲霄」﹐小弟不禁想起杜琪峰在《無涯》唱「海闊天空」﹐同樣打飛機及離地﹐或「離地」地「打飛機」。

用「作者論」看﹐此片類似金雞sss﹐都在講香港人的終極狀態:「做戲」﹐但偷換概念﹐代換成role-playing﹐扮chok、「扮型」﹐戲中人都著制服﹐或是戴假髮的cosplayer。

重慶森林結局﹐王菲變了空姐﹐梁朝偉不再做警察﹐bad timing但無礙坦誠相向﹐互換身分(空姐及小食店老細)﹐除了幽默﹐更顯誠意。《衝上雲霄》男女都沒想過卸下化妝(制服)﹐打飛機的意味更濃。

主要場景﹐類似《花樣年華》﹐戲中人都在做戲中戲:
拍MTV、摩天輪悲劇、哈利波特魔法等等。

一路排戲﹐戲中人就能扮型:
鄭秀文扮Rock、吳鎮宇扮專業、港女扮專情、台妹扮絕症。

作者最想說的﹐是入局、入戲、入迷、逃避現實。下焉者做雞、做鴨、上焉者做機師、做空姐﹐都要「扮演」好自己的角色 (所謂專業的香港精神)﹐最後自己都信埋 (慢鏡濾鏡MTV浪漫鏡頭)。

鄭秀文戲中叫「TM」﹐意指什麼﹐有多種歧異﹐小弟提出一個: Turn me on。

典樣令女人「達著」﹐除《格雷五十種色戒》﹐此片亦提出另一種方式﹐只要現代職業女性返回傳統角色﹐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:
我要做空姐(學民女錢詩文都咁講)、攣要拗番直、痴痴地等、等浪子回頭、扮專一、扮殘疾、唔貪錢、等條賤精向自己求婚等等。
而最「不正常」的江美儀﹐跟男友發展如何﹐此片則語焉不詳﹐無謂講多錯多了吧。

跟《格雷五十種色戒》一樣﹐港男恐怕都很難投入《衝上雲霄》的男角。唯一的積極意義﹐就算唔識彈結他、跳舞、打交、落旺角抵抗黑警﹐港男至少都要keep下自己:
咪留到咁大個肚腩﹗

10 February 2015

世界中心呼喚愛 --- 談《永遠的愛麗絲》

Still Alice

呢套開頭同《患難家族》(石井裕也)差唔多﹐連阿媽(茱莉安摩亞)老人痴呆﹐唔記得未來新抱咩名都一樣﹐個twist又係不肖子/女﹐最愛阿媽o個隻。

小弟一直睇﹐一直想﹐please﹐畀o的新野我啦。其實有既﹐美國女人奮戰幾十年﹐爭權到底﹐都是一場空﹐最終都係回到女人(病人、弱者)的固定角色。

用番《患難家族》個原型﹐即係來自「東京物語」啦。Still Alice好似玩家庭(假和諧走向崩壞﹐最後浪子回家之類)﹐但其實又唔係黎真﹐唔敢進入中產家庭的冷酷異境。反而變了阿媽用軟功(我有病﹐就黎死﹐妳返來啦衰女)﹐想控制個不受羈勒的細女。

回到話劇subtext﹐阿媽即係李爾王﹐是世界中心(開場家人食飯阿媽坐頭位)﹐權力崩坍後﹐用軟功﹐對各人都冇效(代入阿爸個位﹐試問你典會對一個失禁的女人有性慾?)﹐唯獨對個細女就work(所有人都離開﹐剩下個細女照顧阿媽)。

犬儒咁睇﹐細女咁愛阿媽﹐可以放棄一切去照顧佢﹐咪就係因為佢「不務正業」﹐好得閑﹐無牽無掛、冇能用o羅。而阿媽有病﹐就脫離現代女性自立的角色﹐回歸番「女人」、「病人」的位置﹐搵到個人(細女)來「倚靠」﹐於是兩個女人先建立番關係。

全片最tricky﹐阿媽轉用細女的方式寫演講稿(唔用專業口吻﹐做番「女人」)﹐反而掌聲雷動﹐大受歡迎。而細女本職是演員﹐回歸家庭﹐即做戲做番「孝女」﹐兩個本來好tough的女人(阿媽是語言學學者﹐細女獨闖劇壇)﹐調低聲線﹐從分裂回歸和諧。

此片結局母女相濡以沬﹐剛剛是Boyhood結局的倒轉﹐Patricia Arquette由主婦變成學者﹐父離子散﹐哀歎empty nest (emptiness)。當然皆不完滿﹐呢個說不定是「女人」本質的局限﹐她們相信愛﹐卻不信家駒的名言:
生命不在乎得到什麼﹐在乎做過什麼。(大意)

而用KRisten Stewart做細女﹐原來有調侃的含義(演技差劣﹐只是三腳貓演員)﹐殊不知《坐看雲起時》看﹐伊跟Juliette Binoche角力比亦不遜色﹐從來不是吳下阿蒙。

KRisten Stewart此片結局﹐同《坐看雲起時》完全不一樣。這是Still Alice最意想不到的反諷。老人以為年輕人係梗樣梗樣﹐而年輕人早已超乎你的想像。

KRisten Stewart﹐都係做番《坐看雲起時》那個妳啦。(老人冇資格向年輕人指點﹐呢句其實完全多餘)

04 February 2015

Let's Go Slacker! ------ 談Richard Linklater記錄片

[21 Years: Richard Linklater]
Official Trailer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uW5VFPNRhw

一般茂利覺得Slacker是hea片﹐一班人行來行去﹐好簡單o者﹐我都拍到。

咁先見到呢套紀錄片[21 Years: Richard Linklater]的精彩處:
Juno個導演評Slacker﹐話攝影完美﹐每個鏡頭都好難拍﹐令佢想起邊個邊個名家﹐track shot亦好靚﹐唔會震下震下云云(大意)。
奇洛里維斯又話﹐從production角度咁看﹐Slacker(電影)一點都唔屬於Slacker-ish(生活態度)(大意)。
而Slacker改變了美國電影﹐成了獨立經典﹐鼓勵了好多人拍電影云云﹐這種說法﹐本來就完全唔符合Slacker的意識形態了。

一場遊戲一場夢

呢個又印證我的諗法: 廢柴、hea神、憨狗之類﹐通常係一種「形象」﹐係一些人苦心孤詣咁營造出來﹐走到真實與夢想的自己之間的in-between。

旁人看Slacker﹐亦期望係一種「演出」﹐畀自己作發洩式投射(從扮「反社會」中得到釋放)﹐一場遊戲一場夢﹐訓醒後﹐又繼續回到建制﹐過那種冇神冇氣﹐謹小慎微的日常生活。
Slacker變了美國現代經典﹐容易令廢人自我陶醉(誤會被主流肯定)﹐咁就捉錯用神了。

所以Sunrise Sunset三部曲﹐最常有人問﹐有冇劇本呢?兩個主角有冇真係搞埋呢?邊場戲邊場戲係咪即興呢?其實即係imply左﹐觀眾唔信戲中男女o個種浪漫生活﹐手都冇拖的「愛情」﹐係真o羅。咁第三集﹐Ethan Hawke肚腩大過個胸﹐女主角個胸dum到落肚臍﹐其實有如一盆冷水﹐有「解魅」的作用。

Slacker歷久不衰﹐你對電影本質愈認識﹐就愈睇愈有味﹐因為觀眾大部分都唔係Slacker。
做一個元氣充沛﹐生龍活虎的Slacker﹐類似去金鐘camping、表演自首、連濃牆寫粉筆字等等﹐一切扮「反社會」的活動一樣﹐令觀眾好有快感。
Slacker的主菜﹐係一種扮hea的生活態度﹐而用嘻笑、調侃做伴碟﹐甜品並非進入無能用者的真實生活﹐品嘗其折磨。
(開場宅男弒母﹐就太serious了)
Let's Go Slacker﹐係叫你扮﹐behave like a slacker o者。真係Be a slacker?等於叫你戴頭盔落旺角監察黑警﹐咪玩啦。

一切緣於誤會

而電影令觀眾覺得fascinated﹐係編導用一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方式﹐拍左觀眾夢一樣的生活出來﹐tricky在又好「真」個wor(所以咁多人有興趣知Slacker典拍﹐班演員係咩人o黎)
一般人遇到真既Slacker﹐聞到佢成頭油立立的異味﹐一早掩鼻走投啦。

假如班「廢柴、hea神、憨狗」﹐講畀你聽﹐佢地真係「廢、hea、憨、柒、窮」﹐銀行得兩舊水﹐手機上網用7-11wifi﹐一個月冇洗頭﹐其實係一種offensive的冒犯。假如真係有人因為你「廢、hea、憨、柒、窮」而想識你﹐通常都係因為佢誤會了﹐你真人唔係咁樣。

假如你/我真係「廢柴、hea神、憨狗」﹐醒少少﹐咪信Richard Linklater啦﹐溝唔到女/仔o架。

01 February 2015

把幾火報告 #1

「把幾火書店」營業時間會有改:
本週起開「星期一二三」及「星期六」﹐「星期四五」休息。
鐘數一樣(下午五時許至晚上九時)﹐敬希垂注~

後雨傘革命時代﹐「把幾火」經營了兩個月左右﹐簡單報告﹐距離自給自足仍很遙遠~

有趣的是﹐這個罵人blog﹐吸引了一些原來不相識的網友上來~
呢個可能是一條出路:
書店與罵人blog雙龍出海﹐殺出一條血路~

近來小弟自覺寫得好差﹐信心好弱﹐書店亦變成死水﹐這是有趣的互動~

未來半年﹐要繼續鑽研寫作等等﹐典先做得好﹐我都不知道﹐把幾火亦希望做到攻擊型的路線~

上週有位網友(不肯定佢是否想公開)特意送書來﹐感謝~

書店是一間工廈劏房﹐
如上來可經官塘apm巧明街出口﹐往地面﹐轉左走約一分鐘﹐抵「年運工業大廈」(勾結「外部勢力」匯豐銀行側)﹐14樓D﹐「華樂塑膠」﹐門鐘按「D1」(寫明「把幾火」)

除非心臟病發、被車車死等等﹐小弟都會駐場﹐各位方便可自由上來~
電話:6485-8341 (阿武洽)

盡力keep住久唔久會有有意思的書~

另外每星期末都寫一典「書評」﹐並完成日劇《古書堂》的「影評」~

5月底前﹐小弟亦要出到一本小書~

係咁先~

facebook page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Wildfire-%E6%8A%8A%E5%B9%BE%E7%81%AB-%E6%9B%B8%E5%BA%97/113906462132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