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 January 2015

回歸悲劇 ------ 補談Boyhood

Boyhood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

追加幾句:


Me and Orson Welles結局

近日盜看了Richard Linklater幾套舊作﹐對Boyhood感受又有典不同﹐更像「人生交叉點」﹐某種role-playing game。假如Linklater是以書寫對白見長﹐則佢拍的一套一套電影﹐來來回回﹐就像是讓他回到少年時代﹐代入不同角色、處境﹐從新抉擇前路。

弔詭的是﹐選或不選﹐其實結果都差別不大。Sunrise Sunset系列的男女、Boyhood的父母皆由浪盪回歸主流﹐肚滿腸肥﹐白髮蒼蒼﹐依然誰都答不到少年Mason的人生疑問: 搞咁多﹐What's the point?

於是能解釋Boyhood少年的「不選擇」﹐由Slacker、Dazed and Confused開始﹐戲中人其實都是以「不選擇」作為選擇﹐以無所依歸作為依歸。而Linklater已用Sunrise Sunset系列﹐一對男女回歸主流的悲劇﹐作了一切都是徒然的犬儒註腳。

咁先明白Boyhood、Sunrise Sunset系列意識形態的「保守」﹐其實是諧謔。
相比早期作品﹐編導不是軟化﹐其實他的「無政府」、反社會、Skepticism立場﹐亦沒什麼改變。

Boyhood末段﹐少年Mason於攝影黑房跟老師的一席話﹐其實從《Me and Orson Welles》變出來。
Mason聽完老師說教﹐重回「正路」;《Me and Orson Welles》不一樣﹐少年主角悍然離開學校﹐編導將他於藝術界的冒險﹐拍成一部電影。
跟Boyhood相若﹐開放式結局﹐其實亦是一個circle: 兩套戲結局畫面構圖、情調、處境、氣氛都相似﹐樂觀耶悲觀兮﹐亦只差一線(Dazed and Confused有另一重變奏)。

對照舊作﹐亦見到Boyhood有某種「實驗性」﹐Linklater舊作往往是「現在進行式」(-ing)﹐此片有時會變成past tense。例如Richard Linklater作品常見的政治指涉﹐於如Boyhood裡的My mom loves Obama、少年週圍替Obama插旗等等﹐2014年看﹐就有回首難堪往事﹐非常反諷的效果(事實咩都冇change到)。而總統Obama對Boyhood讚不絕口﹐更屬黑色幽默﹐真令人懷疑﹐他看得懂電影否?

Ethan Hawke攻擊布殊政府入侵伊拉克﹐更屬明日黃花﹐鬧完一輪又典?同香港班搶佔高地的賤人一樣﹐除了打飛機﹐你咩都冇改變到。

跟雨傘革命失敗﹐帶來的倦怠感相若﹐可比挪威的森林。繼續調侃﹐總比百事不幹﹐表演自首好o卦。

copy from facebook:


Boyhood結局

呢套野一點實驗性都冇﹐你真係典諗都諗唔到~

一典都唔似紀錄片﹐時空不斷跳躍﹐即12年紀實云云﹐不過是哄人入場的gimmick。(假如入場前沒任何「背景資料」﹐你會以為那是「紀實」嗎?
主人翁﹐不過是個唔識做戲的少年而已)~
更陰險﹐是荷里活一貫慣技:
用模擬真實(真人真事)來推鎖美國意識形態。
Patricia Arquette、Ethan Hawke後來又老又殘﹐簡直是千金難買﹐荷里活賴以弦人的「超級特技」。

茂利話套戲講美國本土生活﹐只啱美國人趣味云云。
小弟以為美國主流鍾情此片﹐因為其意識形態保守。
根本成套戲﹐就係少年不斷被教訓、被馴化的歷程﹐而在真正自立前套戲就完了(拍足12年重唔夠長咩?)

Patricia Arquette孟母三遷(換老公最後自立)﹐完全做戲咁做。
Ethan Hawke由浪子投入建制﹐guitar都冇力再彈 (玩音樂為溝女﹐放棄即係回歸家庭)。 最好笑係結局個通渠佬﹐奮鬥成材﹐廉價到咁﹐美國精神。
呢套野碎片式的跳躍敘事﹐認真黎講﹐其實係將所有掙扎、苦痛淡化﹐等觀眾逃避現實。

另一特點﹐此片令人想到﹐典解美國人咁鍾意搞gag﹐就是用以迴避衝突﹐或掩護自己的獨裁和沙文主義(畢業時少年被祝賀唔係gay佬)。

中學黑房一場﹐少年被攝影老師說教一番﹐返番班房﹐就有同學搞搞笑:
你地係入面搞咩?希望佢事前有請brought you a dinner。
調侃一番﹐觀眾笑完一輪﹐就忘記了少年根本冇畀反應(應該自求我道﹐定聽老師教導)。

Patricia Arquette、Ethan Hawke的自我馴化(由浪子變成一般人買樓什麼的)﹐亦令人想起Sunrise Sunset系列(變成八公八婆柴米油鹽)﹐講到尾﹐都是這個人人追求平庸的自然結果。

得閑再談~

3 comments:

我 said...

多謝分享

Anonymous said...

期待你的多談

400

阿武 said...

相信以後會少談,寫得太差,自high無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