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February 2021

藍鯨戰山雞﹐後生不足畏

《古惑仔》713期值得一記﹐作者用4個人物(太乙、浩南、山雞、小江)各自主觀敍事(包括主觀鏡頭和內心獨白)而完成一期,於香港連環圖﹐可謂"實驗",既突破又新鮮,好嘢在並非無的放矢,為玩嘢而玩嘢﹐讀者需睇埋714期先明作者用意:兩期故事圍繞在藍鯨與山雞戰鬥的一段時間﹐作者將敘事觀點﹐由一個人物到一個人物之間跳躍﹐而展現人物心裡的盤算﹐肚裡的密圈﹐讀者唯有充分了解各人隱藏心態﹐才能縱橫全局﹐徹底了解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

圖一、小江的pov

 狂妄山雞戰藍鯨,不聽太乙勸告留力﹐誤以為藍鯨"最弱",妄想一鼓作氣挫之,再戰其他高手就勢如破竹。殊不知藍鯨一樣視山雞為最弱對手,屬最佳打擊目標﹐先示弱誘敵深入,再出真功夫將之狂轟。《古惑仔》世界跟同類作品相異﹐神人大都允文允武﹐除了食腦﹐更講人情世故﹐對敵人心理的了解﹐否則難為完人。

 山雞明明如日方中﹐盲動就是示弱﹐藍鯨即使垂垂老矣﹐洞悉人心反是強者。強在他不會囿於一己定見﹐會知己知彼﹐理解旁人立場再設計應對。作者用713和714兩期各人物不同內心觀點活動﹐而形成複雜的眾生相﹐之後再展示藍鯨之高明﹐在能設法了解對手人的內心與想法。弱者死牛一邊頸﹐就會淪為蠢物﹐眼光不離自己方圓三尺﹐亦等於無視複雜的現實世情。

 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圖二、藍鯨點醒山雞

 

作者牛佬借藍鯨之口﹐直話直說:「後生仔,你咪諗嘢淨諗自己,要知我諗咩先得㗎」,作者將敘事觀點在幾個人物之間跳動﹐讀者於是了解幾個人物心底的曲折(而接近全知)﹐聰明人(如藍鯨)會嘗試理解他人﹐而蠢人(如山雞)則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。塵世間各種錯誤判斷、胡作非為,豈非大都源自觀察片﹐人們因自我中心,而作傲慢妄為之事?想贏就要看通全局,想超越自說自話,首先以要了解旁人的立場與思維﹐簡單平實﹐而有切實可以日常應用的智慧,此正是《古惑仔》漫畫傲視同儕,遠遠超越同類刊物﹐其不朽之處。

30 October 2018

蛋糕換了味道 ---- 講兩句非同凡響

片初一場惡夢戲,智障學生包圍老師谷祖琳,猛嗌「媽媽」,成了谷的心理壓抑,不肯生兒育女,害怕生個智障BB。這根本是談「恐智」的電影了。

但電影真討論這個嗎(社會對智障、弱智人士的排斥與恐懼)?事實又不然,對弱智學生描寫浮光掠影﹐有對白者都斯文溫順﹐有條有理﹐電影並刻意溝淡正常人與智障者的衝凸﹐極其量掂完弱智人士要洗手﹐亦無後續(弱智者覺得offended)。

余香凝退出音樂劇,純因考試,非因怕畀阿媽葉童發現,自己裙埋班弱智人士。即一切皆點到即止。

用探索智障人士深層心理、成長困難、其族群特色言,此片完全失敗,連海報都拍背影,無意直探真面,睇完你對弱智人士了解增加多少? 而電影對整個學校運作﹐官僚描寫﹐其失實與不可信﹐如音樂劇的籌辦﹐又如歐錦棠的善良老師﹐批評亦不少。

重點始終是寫香港的「正常人」,以少女余香凝為代表,天真(還是幼稚?),富同情心(還是物以類聚?),認命,順從,軟弱,無可無不可﹐甚至偽善(參加火化儀式﹐不用爺爺修好的廉價書包)。於是善良少女余香凝退出音樂劇,新移民鄉音少女大活躍,鵲巢鳩佔,簡直有黑色味道(《恐怖雞》!)。不知不覺間﹐蛋糕換了味道。

電影可喜,其實是犬儒,正常也好,弱智也罷,年輕人都沒什麼希望,音樂劇觀者幾稀,女主角躲在空無一人密室畫畫,配一曲陽光普照完場,可悲。

電影尚有一絲希望﹐實是面對現實﹐memorable quote是﹐家長對鏡講三百次﹐「我個仔係弱智」(大意)。

希望也是岑珈其﹐本是地底泥﹐反能凸破體制﹐DSE唔能考﹐比甄子丹好為人師《大師兄》更「激進」。《逆流大叔》見香港中老年人的無恥﹐編導玩弄年輕人(吳鎮宇等罷工出賣岑珈其)﹐對照《非同凡響》﹐年輕人被賣﹐其實有危有機﹐乾脆割席﹐老人等天收﹐還是自創新天吧。

08 October 2018

飛砂風中轉ㄧ講兩句《無雙》

此片有趣在探討的非臨摹,倣作,致敬,以至抄襲(如無間道2某場戲之於教父),而是以假混真,甚至青出於藍,假比真高。

依此角度言,甚至找來周潤發重演慢鏡雙槍,恐怕有贗品比真品(吳宇森),合拍比港產更好之意。然而,吳氏盛名,恐怕不至於如此傲慢,自比張徹吧。

真是如此? 技巧場景故事可以重做,甚至更好,情懷時代卻一去不回,英雄本色有80年代97焦慮,吳氏破繭而出,不甘為奴的鬱結,斯時港人還有自尊與憤怒,故有集體的時代精神。而無雙之於此時此夕的香港,其實有什麼,又能說出什麼意義?

或許如是說,戲名已講明,真品才是天下無雙,贗品如何高超,沒有靈魂,到底也騙不了明眼人。港片早已死了,魚目混不了真珠。。

一如片尾對白,"你永遠只是觀眾,當不了主角"(大意),郭富城演走火入魔的無能畫家,最終被轟下臺,恐怕是作者的江郎才盡,自況之詞吧。立此存照,我們說不定會翻看英雄本色第100次,而誰會看無雙第2次?

周潤發演出,並不出色,只是專業性表現。當然是非戰之罪,人物空 洞反覆,只玩形象擺姿勢,並無信服力。而假若周氏對演戲還有雄 心壯志,恐怕不會接這樣顯老,易招食老本指控的電影。

問問97後出生,只看過《逆流大叔》,未看過《英雄本色》者,對周氏有向印象? 行山,黑白攝影,裸捐(匪語),無兒無女,九龍城買餸。一如港片已逝,周氏底時代早已過去(此亦間接解釋,這20年他軟弱無力的理由)。而他幸運的是,無法超越的顛峰早已走過(英雄本色!)

中老年人對周氏依然拍掌,恐亦有觀其同代人,墮落得更徹底的因素。許鞍華替共產黨拍政治宣傳片;杜琪峰亂搞政治,不務正業;劉德華身陷人工島風暴,禍福難言。

吳宇森不改其志,令人敬重,反而走近被全宇宙遺棄的死亡邊緣,是血的教訓。周氏放棄汲汲營營,拍拍爛片,炒炒冷飯,明哲保身,未嘗不是聰明。

21 August 2018

低空飛行 ------ 講兩句《大師兄》

《大師兄》精警在甄子丹教學生的最後一課﹐不是哭哭啼啼﹐愛的教育﹐而是打打打打打﹐self-defense。

不是叫人濟弱扶傾﹐也不是叫人好勇鬥狠﹐是惡人打到o黎起碼要識擋﹐這種教育﹐簡直像替軟皮蛇香港人度身訂造﹐亦暗合舊作《葉問》比武可免則免的精神。置於今日香港不聞風雨﹐萬馬齊瘖的死局﹐年輕人要學識自衛﹐不失意義﹐至少比做個亂吹牛皮﹐無勇無謀﹐全職務虛的空心老倌有出息。

此片實屬甄子丹個人言志之作﹐主角少時燥狂﹐任性妄為﹐俟長大成人﹐見人間苦難而轉歸沉潛﹐到片末學校風雲﹐思往日種種而悔不當初﹐簡直有救贖的味道﹐有香港電影英雄難得一見的反省。主人公由張牙舞爪變謙和自恃﹐再實事求是﹐箇中種種﹐不懂武藝亦能理解﹐是最淺白的學武之人底心路歷程。

優點在踏實﹐寫《人生的意義》的殷海光﹐實所周知下場悲慘﹐萬山不許一溪奔的自我犧牲﹐從來不符合下賤縮骨、作態自私的香港人精神。片中一班垃圾學生讀唔成書﹐朽木難雕﹐難道叫他們流落街頭﹐唔好考DSE?甄子丹沒唱高調﹐只教人食少支煙﹐孝順父母﹐最多日日補課﹐皆務實之至﹐將來發展興趣志業﹐唱歌駕車什麼也可以。試要考﹐書要讀﹐成績差依然有出路﹐過了海就是神仙﹐「正能量」(匪語)得來亦未算虛假﹐製作人自有其可親與可敬之尊嚴。

最後一提片末飛鷹鏡頭。

飛鷹橫越香港都市的畫面﹐曾見於《暗戰2》﹐斯時金融風暴尸橫遍野﹐鄭伊健飾犯罪魔術師﹐還觀眾童心﹐眾人仰視天際﹐險阻滿途亦懷樂觀精神﹐「錢銀唔重要﹐最緊要小心點」。《大師兄》則以鷹喻四海浪游的甄子丹﹐最後一鏡一鷹翱翔而徘徊於香港﹐可有解釋兩種: 一是鳥倦知還回歸本土;二是要自省悔罪(老師)﹐腳踏實地(學生)﹐方有再遇藍天﹐重見海闊天空之時。

作者無疑是保守的﹐自說自話﹐對香港慘澹局面視而不見﹐見到老人心態。但比起《逆流大叔》的扒艇當鬥爭﹐苟且打飛機﹐有女唔識搶﹐《大師兄》雖然無大志﹐還是比較可取。

10 August 2018

數到三就放手 ------ 講兩句《逆流大叔》

此片有趣在引用《英雄本色》,而非一般用法,「我要攞番失去嘅嘢」(暗喻原來的香港),反而展示軟弱一面(Mark哥也會流馬尿)。如視此為腥港中年人的自白書,好聽是潛龍勿用,不滯於物﹐難聽是請將手放開﹐接受現實,結局《畢業生》一樣搶新娘云云,當然什麼也沒有發生。

《英雄本色》之不朽﹐因有97大限之時代意義﹐Mark哥名言﹐「真係估唔到香港夜景係咁靚,咁靚嘅嘢,一下子就無晒」﹐故有「我要攞番失去嘅嘢」的行動﹐而以毀滅告終﹐才引起觀眾巨大的悲慟。此片對香港人的意義﹐經歷幾種階段﹐97大限前恐共﹐悲歎香港消逝;本土思潮勃發﹐則有奪回香港之慨;今日香港大局已定﹐往日種種皆成明日黃花﹐中老年人對Mark哥作另類解讀﹐遂有《逆流大叔》罷工唔見人﹐扒艇當抗爭的結果。

電影觸及很多香港現實,代際衝凸(抗爭青年被老人出賣) ,居住問題(經紀騙錢吳鎮宇逆來順受),港男港女問題,港中婚姻亂象等等﹐其實皆浮光掠影,沒頭沒腦就混過去(結局更借龍舟賽誤導觀眾以為罷工成功),講到尾﹐就是給無所作為、無所用心的中老年人釋懷﹐自我陶醉。

第一場戲寫工業行動﹐最見時代幻變﹐資本家剝削工人從來如是﹐然以前有英國佬睇住﹐不管香港精神幾貪婪﹐始終傾向腳踏實地﹐工人示威﹐扮跳海也好﹐絕食24小時也罷﹐做做樣就OK﹐資本家讓半步﹐大家4466拆掂佢(其實即97前殖民主派﹐和理非非的抗議模式)。今日再無此調﹐編導立於吳鎮宇等中老年人立場打飛機﹐而絕口不提片初示威被出賣的純真青年﹐簡直當佢不存在﹐只係埋下更多仇恨﹐更深遠的火種﹐等候時機而大爆發而已。

看完留下最深印象﹐是龍舟隊員主觀鏡頭﹐望船頭靚女結實的肉體﹐否則阿叔如我,如此稀鬆平常的電影,根本看不下去。余香凝是一根蘿蔔﹐吸引阿叔繼續捱驢仔﹐有得睇冇得食﹐犬儒得來﹐其實又符合現實﹐條女真係畀你查﹐你又查得落咩﹐你有本事查咩?編導計算之深﹐根本是中年﹐不是青年啦。

其實制服唔應寫「英雄本色」,應像《無涯》的杜琪瘋,寫「海闊天空」。

13 December 2017

遙遠的夢 far away ------ 談《帶我去月球》

End roller出現魏德聖的名字,註定與《那些年》、《少女時代》等糖衣電影不同(視覺美術已分別很大),而觸及追尋夢想、價值傳承等香港人畏如蛇蠍,非常東瀛風的題目。甚至非常「親日」,第一場戲主人公已身在東瀛﹐尋夢而潰敗。

《那些年》、《少女時代》都有戀舊情結﹐「過去」與「現在」﹐兩個時空逕渭分明。長大成人﹐日子過得無望黯淡﹐不三不四﹐唯有回到少年時代﹐才尋回質直純良﹐才能抒發集體的懷鄉。

《帶我去月球》截然不同﹐鏡頭走現實風﹐色調陰暗﹐「過去」與「現在」無別﹐一樣黯淡﹐胡鬧嘻笑點到即止﹐去浪漫化﹐連中學校服設計都走黑白二色冷酷路線。由東京鐵道與街頭入局﹐主人公淪落風月場所﹐爾後重回少年生活﹐即愁亦苦﹐浪漫美好不多。片初已預知主角失敗的結局﹐少年時代永不放棄追尋夢想﹐無法鼓舞人心﹐反而接近悲涼。

談到夢想,香港人太犬儒,日本人太熱血,此片勝在清醒,而直踩夢想破滅,自己只是庸才,不過係條廢柴的不毛地帶。電影好在沒唱高調,淡化成敗,而變自然而然,有無人歌頌﹐有無人喝采﹐漸漸變得毫不相干。甚至無需選擇,不過做喜歡的事,一如活在陰溝裡,念天上星星,不會問值得不值得。

此片亦非單純用懷舊以掀動感傷,1997年去世張雨生的歌,20年後由追夢者重新演繹,莫失莫忘,價值傳承的含義亦呼之欲出。

Only the good die young﹐西方流行樂有反體制精神﹐早逝英才永生﹐亦有don't trust anybody over 30的戲言﹐堅拒同流合污﹐搖滾樂手選擇一把火燃燒笞盡﹐不要fade away。

張國榮2003年自殺,有自我造神的古典意義﹐除水仙情結的自戀﹐亦遇上沙士臨城﹐香港崩壞的千載難逢時間﹐而走上跟時代同步的永恆意義。香港人一邊懷想張國榮﹐一邊向死亡幽谷進發。

Beyond失利遠走日本﹐黃家駒1993年意外亡故,名曲「海闊天空」瞬間反彈昇上神檯﹐由抒發現狀的不自由﹐漸變香港人逃避現實﹐擁抱失敗,而抑鬱自憐的倒影。杜琪峰於紀錄片《無涯》高唱「今天我」,亦妙不可言﹐一語成籤預言他底北上自毁之路。

《帶我去月球》向早逝張雨生致敬,跟香港式自憐完全不同﹐除了愁緒,更多是寄寓年輕人勇敢面向未來的期盼﹐而接近日本式談新舊交融﹐再創新境界。同樣面對中国威脅﹐台灣不管現狀幾惡劣﹐有些人仍會推舟於陸﹐不想沉淪﹐不想跟大隊﹐做普通人。台灣人終歸與香港不同,他們仍敢講夢想,並接受夢想殞落那悲傷的時刻。

18 November 2017

打得叻唔通唔打? ---- 談《乒乓情人夢》

《乒乓情人夢》、《空手道》、西片Battle of the Sexes三片連環推出﹐可謂神奇﹐亦有可堪對照的趣味。

《乒乓情人夢》有趣在比賽設計﹐並非個人主義的男女子單打﹐而是男女混合雙打,男女輪流接球與發球﹐男打一板女打一板﹐嚴守規距﹐平等到極,觀者清醒就很難沒有「平權」的聯想。

Battle of the Sexes寫70年代男女網球手互相攻訐﹐露骨而沒趣﹐是典型平權抗爭片﹐片名已擺出戰鬥格﹐陰招盡出﹐你死我亡的鬥爭味道滿瀉。

《乒乓》不然﹐既有男女恩仇的對峙(女主角以天才球技向前男友復仇)﹐亦有陌生男女合作萌生愛火。末了女主角右手握拍強攻﹐男主角左手握拍反擊﹐互捕長短﹐絲絲入扣﹐簡直是天作之合﹐男與女的握手言和。

新垣女神の上昇與浮沉

新垣BB的演員路,在太叻與扮傻之間踟躕。一堆高中男女生戀愛電影後﹐《花水木》新垣結衣年紀輕輕﹐已演放洋NY的獨立女性,可望不可即,已上神檯﹐要人當觀音咁拜。

轉捩點則是古沢良太編劇Legal High﹐新垣做堺雅人下把,活在麻甩佬口水亂噴陰影下﹐演初出茅廬﹐憨直而堅持道德底線的年青律師﹐退一步就海闊天空。

《逃恥》新垣再做耍手段﹐逃避現實的女廢青,由兼職家傭做到受薪老婆﹐無需重回殘酷社會﹐而永續專業主婦之路。女權獲申張,(有錢)毒男溝到女,就人人受落。而新垣由冷若冰霜﹐專業獨立女性位置讓一步﹐才能接通「寬鬆世代」的價值觀﹐而重回「國民女神」的正軌。

《乒乓情人夢》簡直是古沢良太替伊度身訂造,開局跟走精面的《逃恥》相似(廢青回鄉痴飲痴食),過程卻很old school﹐需要自己發奮,最後一樣男女團圓結合,而曾經流過血與汗﹐果實味道就甘甜芳香得多。

《乒乓》的故事設定像新垣結衣戲劇發展的縮影﹐曾被寄以厚望﹐拔苗助長做女強人﹐飛龍在天﹐難辨方向﹐高不成低不就﹐唯有退一步才能接通地氣﹐潛龍勿用﹐認清自己的賽場。

決賽新垣BB開波,瑛太扣一板得分,女人讓男人先馳得點﹐編劇潛台詞很清楚:「你都要畀啲面班麻甩佬o架」。故結局的練習賽﹐編導以新垣BB的畫外音敘事, 向對手開一板作結,平淡之餘,亦別有餘味矣。

打得水皮一樣要打

《乒乓》跟《空手道》橋段驚人相似﹐天才少女受父權壓逼而逃跑﹐頹廢十數年﹐奮發圖強﹐而繼承父輩志業。

《空手道》Stephy為贏一層樓而苦練﹐調侃味道太重﹐即概念化﹐故觀眾難以入局。《乒乓》勝一籌在主角發奮動機實在﹐十分可信﹐更有現實況味:
新垣結衣無錢無男人無工做無技能﹐的士佬阿爸亦債台高築﹐身無長物﹐坐食山空﹐唯一生路﹐就是自己識打乒乓波﹗

打波非為夢想、熱血、接受天命﹐而有現實需要: 球館要吸客﹐要開飯。《空手道》替Stephy解畫﹐要用骨妹陳靜對白:「個個話我打得叻﹐咁唔通唔打?」﹐ 《乒乓情人夢》高章在無需解釋﹐收數佬的紅漆已潑到眼前﹐唔想打都要打﹐無暇計較叻唔叻矣。新垣結衣是天才還是庸才﹐對乒乓波是愛還是恨﹐統統無關宏旨﹐只是現實催逼﹐打得水皮就可以唔打?

天才可疑﹐沒有夢想﹐於是電影脫離浪漫化﹐甚至隱藏反運動電影意味﹐而回歸破落﹐平庸的自己﹐無理想的現實。嘻嘻哈哈中﹐《乒乓情人夢》深深埋藏﹐依然是古沢良太的犬儒世界觀。

12 September 2017

絕地轉生 ------ 講兩句《西謊極落》

《西謊極落》兩位編導一位紅褲子出身﹐一位IVE畢業﹐階級決定作品﹐味道就是不同﹐頗為低俗﹐徹底商業﹐於主流框框中言志﹐想寫更深刻的香港心情。

相比下﹐尊貴高等院校出身的﹐《十年》替黃絲發言﹐抒發離地中產對社會動亂的焦慮﹐《一念無名》是社福界福音﹐宣傳左膠大愛﹐《點五步》寫屋村仔成長經驗﹐最後不去旺角﹐卻踏上雨傘運動金鐘大台。

再對照今年兩部「暗度陳倉」電影《明月幾時有》和《悟空傳》﹐分別更明顯﹐簡直是代際戰爭。許鞍華是新浪潮殘將﹐替中共拍宣傳片﹐爭奪香港抗日話語權﹐奉迎黃絲左膠﹐心計極重;郭子健是英治時代既得利益者﹐北上拍西遊記前傳﹐寄寓港人熱血反抗中共﹐非現實而接近失智。

《西謊》完全不同﹐非常貼地﹐可跟《今晚打喪屍》成姊妹作﹐都寫廢人﹐亦各有日本動漫sub-text﹐前者反應不錯後者罵者如潮。《打喪屍》結局主角被Big Boss一巴一巴掌摑﹐由唔痛到痛﹐由逞英雄到承認無能﹐方重見生天﹐事實就是給香港青年寄託:首先要承認自己失敗。《西謊》一組廢人求生﹐搏谷底反彈﹐迂迴曲折後並無蕩氣迴腸﹐比《打喪屍》的開放式結局﹐事實更悲觀。心清觀之﹐《西謊極落》荒唐低俗﹐無力回天﹐用低俗文化包裝喜劇﹐卻比誰都更坦白﹐直視今日香港史無自例的低潮。

《西謊極落》好看在香港電影素材大雜薈﹐黑道、古惑仔、監獄、港女與外母、唐樓北姑、大智若愚精神病人﹐炒埋一碟﹐而眾人於死生之界穿梭﹐更跟97前後劉鎮偉心曲暗通﹐英文片名都向《西遊記》致敬:Capsule Odyssey。

神來之筆是三代古惑仔匯合,陳浩南(浪漫化義氣大佬),《三五成群》28座大王(寫實派賤格大佬)和Baby John(今日上位無望廢青)。

伊健從未出現,28座大王淪落﹐走私水貨維生,出賣兄弟,被政客老點的契弟。他跟Babyohn重新搭通,兩代古惑仔平起平坐一組平衡鏡頭﹐唯有重回殺戳戰場﹐各自持刀劈友。可惜時不我與,大王勇武依然,卻再無用武之地﹐個場(香港)已經不再屬於港人。

壓軸大戰更有久違的香港味道,五位戲中人捲入大陸賊匪、印巴暴民、港共警察、無良地產商暗戰的殺戳戰場,成無處可逃的夾心人。始於文革高潮﹐金庸寫武俠小說《鹿鼎記》,香港電影經新浪潮﹐《邊緣人》、97陰影下《龍虎風雲》周潤發末路狂奔,吳宇森的浪漫慘情,到政權移交後﹐人鬼不分的《無間道》﹐杜琪峰韋家輝的宿命絕望警匪片,到今日杜氏北上自毀的以身作證﹐香港由97前英中角力,到陷共後成美英俄諸國暗戰,慘被中國殖民,香港人從來不想自主﹐只係夾心人,犧牲品。香港人曾以左右逢源﹐周圍攞著數﹐再世韋小寶自許﹐光輝不再﹐《西謊》諸人捲入多方混戰,奪寶逃生﹐全身而退﹐是香港人最desperate,僅存的浪漫。

Memorable qoute是林敏聰mark哥一樣中槍,大叫「香港人打不死﹗」,假如真壯烈犧牲,求仁得仁,尚能有一絲尊重,可惜不然 ,大步攬過﹐什麼都沒有發生。犠牲無人信﹐悲壯是笑話,殺身成仁,不過表演,事實何其香港。真香港人﹐吃港片奶水長大的人﹐歡此除了共鳴﹐說不定還會笑出眼淚。

15 August 2017

我們的失敗 --- 談《悟空傳》

聽說《悟空傳》有大量事涉香港的政治隱喻。看完電影﹐完全唔明同香港有咩關係。

一如某左膠所言,銀幕上見到任何反叛人物就對號入座﹐皆影射香港﹐拿中國人的錢沾沾自喜﹐自以為過了共產黨一棟,也未免廉價得可憐。你當共產黨白痴?又食又拎﹐原來唔駛還?

自high一輪﹐卻甚少反問﹐這種熱血的「隱喻」﹐跟香港的現實對應嗎?從這五年香港人的行為觀察﹐見到悟空奮戰到底﹐不甘為奴的意志嗎?「我來過﹐我戰鬥過﹐我不在乎結局」﹐聽了這等對白﹐觀眾有起碼的誠實﹐恐怕笑不攏嘴吧。

亦可見,媚共、賣港是可怕標籤,一方面北上刮水拍爛片,一方面又要亮起貞節牌坊,結果就是不倫不類。編導終究沒許鞍華聰明﹐對左膠、黃絲心理揣磨透徹﹐不懂叫悟空到懸崖邊遠眺擔遮﹐以此明志。

《悟空傳》情節幾句講完,一貫sentimental, 肉麻當有趣。悟空出山 ,亂七八糟愛情,打敗天庭嘍囉,花果山自立稱王。胡鬧一場,未見玉帝﹐連唐僧都未出現,電影就完了。

而觀眾自然知道,悟空之後被降服,五百年後﹐走西天之路﹐最終徹底被建制收編﹐封鬥戰聖佛。而《悟空傳》平白無端杜撰「天機處」﹐莫講捧打玉帝﹐連天庭狗亦鑽不進去。共產黨何以不鳥你?編導/悟空大言炎炎破天毀地,等於射於五指山一泡尿,全無威脅,最終味又同佛祖/共產黨奶鞋底。

想當年(1994年),悟空西行開小差,月光寶盒仙履奇緣,跟朱茵結成孽緣﹐結局食蕉回望,故夢已遠,克制心猿意馬﹐走入「道統」的洪流而消失。那一刻,可視為無厘頭文化的終結﹐香港毀滅的命運亦已決定了。

《悟空傳》跟《打擂台》、《全力扣殺》﹐可戲稱失敗三部曲(The Loser Trilogy)。編導郭子健的中心命題﹐就是失敗。

《打擂台》有名言「唔打唔會輸﹐要打一定要贏」﹐尚武外衣﹐底色就是失敗﹐70歲泰廸羅賓打到死﹐阿伯梁小龍被精壯李海濤打到仆街﹐而接受了自己的fade away﹐盡了力就好啦。《全力扣殺》更赤裸﹐更諂媚﹐「向努力不懈的失敗者致敬」﹐輸也未嘗不可﹐鄭伊健一班中年廢柴羽毛球手﹐跟中國國家隊世界冠軍對賽﹐結局除了慘敗﹐還有別的嗎?

《悟空傳》更計算﹐手起刀落﹐將悟空不敵佛祖而被收編的宿命直接去掉﹐殲滅中層機構「天機處」﹐成其「階段性勝利」。玉帝未見﹐「大鬧天宮」看不到﹐電影在悟空自言自語、自我陶醉中作結。用漫畫Slam Dunk作喻﹐即櫻木花道未跟山王對決﹐剛打完熱身賽﹐漫畫就結束了。

而觀眾心知﹐編導亦肚明﹐桀驁不馴的悟空﹐很快就被天庭降服﹐所謂「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,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」﹐不過唱假戲而已。這位寧死不屈的抗爭者﹐很快就會變節﹐一切都是自high騙局。所謂反抗﹐不做奴才﹐聰明觀眾不信﹐犬儒編導自己都不信。

郭氏喜歡失敗﹐但他真人失敗嗎?跟周星馳北上搵食﹐《悟空傳》中國票房7億﹐眾多友好排山倒海宣傳﹐似乎不算吧。心有千千結﹐我好寂寞我好凍﹐像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的林海峰﹐只是形象塑造﹐是卸責逃避﹐繼續北上叫雞的藉口。

郭氏頗得3、40歲香港人歡心﹐這群人享受了英治黃金時代﹐今日香港衰敗﹐從來不想負責﹐就喜歡跟郭氏之流喧嘩﹐開口閉口追求自由不認命﹐其實最勢利奉迎妥協﹐一樣肚滿腸肥﹐危急關頭就表演失敗。十多廿歲的香港青年﹐何來「熱血」?何能奮戰到底?只剩麻木、無感與絕望而已。

01 August 2017

I Did it My Way ------ 講兩句《報告老師﹗怪怪怪怪物》

《報告老師》神來之筆在柯震東和宋芸嬅出場﹐即驚鴻一瞥﹐就不止由《發條橙》到園子溫﹐淪為東抄西襲青年暴力電影﹐簡直有替純愛校園台灣片劃上句號的氣勢。

此片用的不是近來流行的「平行時空」﹐而是《我的少女時代》、《那些年》、《報告老師》三片人物併合歸一﹐而成對照﹐將虛假的戀舊﹐拉進血肉模糊﹐人人自危的可怕現實。

《那些年》、《少女時代》都用懷舊包裝﹐用情愛浪漫馴化壞男孩﹐將不良少年納入社會常規:K書、讀大學、放洋、領綠卡﹐事業有成﹐替初戀情人圓夢。《少女時代》女主角禮堂挺身而出﹐鼓動同學﹐用群眾壓力催逼暴政回心轉意﹐抗爭亦近左膠自high﹐距革命的層次很遠。

《報告老師》的反叛少年截然不同﹐堅持行惡﹐遇壓逼﹐先寸嘴相譏﹐後拔劍殺伐﹐至死亦不悔過﹐雖過火卻更切合慘淡時局。點晴之筆在卡拉OK一場﹐不良少女厲言譴責男主角是偽君子、鄉愿﹐搶奪高地feel good﹐遇壞人屁都放不出一個。

與其做污厘碼叉的「好人」﹐倒不如做徹底的「壞人」。少女唱燃燒吧火鳥﹐得最淺白的善與惡的選擇。死前最後一刻﹐不良少女嘴裡的吹波膠﹐依然吹得渾圓響亮。

編導用My Way作壞少年告別人世的輓歌﹐誰曰不宜。

《報告老師》另一意想不到﹐是有滿瀉的政治含意﹐有反體制的傾向。

除人人皆見的「國父顯靈」﹐戲名已調侃《報告班長》等軍教電影(類似TVB《新紮師兄》那種)﹐再戲弄來自外省﹐帶金條來台的國民黨癡呆軍人 ; 學校體制腐敗﹐老師不仁不義﹐無恥官僚﹐死不足惜﹐壞孩子甚至宗教神靈亦要冒瀆﹐阿彌陀佛亦要喪玩一場。

編導另闢蹊徑﹐跟虛假小清新台片切割﹐卻敗在始終要用「欺凌」話題包裝﹐方便觀眾搶奪高地﹐而放棄展示更嚴肅的題旨: 寧要極致的邪惡與坦白﹐不要自欺欺人的和平理性與善良。

於是電影就不能站到反叛少年那方﹐不會替「壞人」發聲﹐更將壞孩子的行惡簡化為「最緊要好玩」。就算青年行惡只係本能﹐只為「好玩嘛」﹐但配上殘酷的現實底色﹐一樣的虛無﹐其社會意義卻不會一樣。

惡學生用just for fun解釋一切﹐裡面的心情﹐與其說是張狂﹐倒不如是疲憊﹐鳥你都費事。爛撻撻﹐血淋淋﹐無視道德﹐選擇邪惡。裡面的虛空﹐原來能隨一條血水流到觀眾鞋邊﹐浸濕你的鞋底。

直視深淵﹐深淵也在凝視你﹐惜乎編導最終選擇逃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