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國與地獄
「不要同情自己。」他說。「同情自己是下等人幹的事。」
10 February 2021
藍鯨戰山雞﹐後生不足畏
›
《古惑仔》713期值得一記﹐作者用4個人物(太乙、浩南、山雞、小江)各自主觀敍事(包括主觀鏡頭和內心獨白)而完成一期,於香港連環圖﹐可謂"實驗",既突破又新鮮,好嘢在並非無的放矢,為玩嘢而玩嘢﹐讀者需睇埋714期先明作者用意:兩期故事圍繞在藍鯨與山雞戰鬥的一段...
1 comment:
30 October 2018
蛋糕換了味道 ---- 講兩句非同凡響
›
片初一場惡夢戲,智障學生包圍老師谷祖琳,猛嗌「媽媽」,成了谷的心理壓抑,不肯生兒育女,害怕生個智障BB。這根本是談「恐智」的電影了。 但電影真討論這個嗎(社會對智障、弱智人士的排斥與恐懼)?事實又不然,對弱智學生描寫浮光掠影﹐有對白者都斯文溫順﹐有條有理﹐電影並刻意溝淡正常...
08 October 2018
飛砂風中轉ㄧ講兩句《無雙》
›
此片有趣在探討的非臨摹,倣作,致敬,以至抄襲(如無間道2某場戲之於教父),而是以假混真,甚至青出於藍,假比真高。 依此角度言,甚至找來周潤發重演慢鏡雙槍,恐怕有贗品比真品(吳宇森),合拍比港產更好之意。然而,吳氏盛名,恐怕不至於如此傲慢,自比張徹吧。 真是如此? 技巧場景故...
21 August 2018
低空飛行 ------ 講兩句《大師兄》
›
《大師兄》精警在甄子丹教學生的最後一課﹐不是哭哭啼啼﹐愛的教育﹐而是打打打打打﹐self-defense。 不是叫人濟弱扶傾﹐也不是叫人好勇鬥狠﹐是惡人打到o黎起碼要識擋﹐這種教育﹐簡直像替軟皮蛇香港人度身訂造﹐亦暗合舊作《葉問》比武可免則免的精神。置於今日香港不聞風雨﹐...
2 comments:
10 August 2018
數到三就放手 ------ 講兩句《逆流大叔》
›
此片有趣在引用《英雄本色》,而非一般用法,「我要攞番失去嘅嘢」(暗喻原來的香港),反而展示軟弱一面(Mark哥也會流馬尿)。如視此為腥港中年人的自白書,好聽是潛龍勿用,不滯於物﹐難聽是請將手放開﹐接受現實,結局《畢業生》一樣搶新娘云云,當然什麼也沒有發生。 《英雄本色》之...
13 December 2017
遙遠的夢 far away ------ 談《帶我去月球》
›
End roller出現魏德聖的名字,註定與《那些年》、《少女時代》等糖衣電影不同(視覺美術已分別很大),而觸及追尋夢想、價值傳承等香港人畏如蛇蠍,非常東瀛風的題目。甚至非常「親日」,第一場戲主人公已身在東瀛﹐尋夢而潰敗。 《那些年》、《少女時代》都有戀舊情結﹐「過去」與「現...
18 November 2017
打得叻唔通唔打? ---- 談《乒乓情人夢》
›
《乒乓情人夢》、《空手道》、西片Battle of the Sexes三片連環推出﹐可謂神奇﹐亦有可堪對照的趣味。 《乒乓情人夢》有趣在比賽設計﹐並非個人主義的男女子單打﹐而是男女混合雙打,男女輪流接球與發球﹐男打一板女打一板﹐嚴守規距﹐平等到極,觀者清醒就很難沒有「平權」的...
1 comment:
12 September 2017
絕地轉生 ------ 講兩句《西謊極落》
›
《西謊極落》兩位編導一位紅褲子出身﹐一位IVE畢業﹐階級決定作品﹐味道就是不同﹐頗為低俗﹐徹底商業﹐於主流框框中言志﹐想寫更深刻的香港心情。 相比下﹐尊貴高等院校出身的﹐《十年》替黃絲發言﹐抒發離地中產對社會動亂的焦慮﹐《一念無名》是社福界福音﹐宣傳左膠大愛﹐《點五步》寫屋...
15 August 2017
我們的失敗 --- 談《悟空傳》
›
聽說《悟空傳》有大量事涉香港的政治隱喻。看完電影﹐完全唔明同香港有咩關係。 一如某左膠所言,銀幕上見到任何反叛人物就對號入座﹐皆影射香港﹐拿中國人的錢沾沾自喜﹐自以為過了共產黨一棟,也未免廉價得可憐。你當共產黨白痴?又食又拎﹐原來唔駛還? 自high一輪﹐卻甚少反問﹐這種...
01 August 2017
I Did it My Way ------ 講兩句《報告老師﹗怪怪怪怪物》
›
《報告老師》神來之筆在柯震東和宋芸嬅出場﹐即驚鴻一瞥﹐就不止由《發條橙》到園子溫﹐淪為東抄西襲青年暴力電影﹐簡直有替純愛校園台灣片劃上句號的氣勢。 此片用的不是近來流行的「平行時空」﹐而是《我的少女時代》、《那些年》、《報告老師》三片人物併合歸一﹐而成對照﹐將虛假的戀舊﹐...
›
Home
View web version